2010年11月6日 星期六

彤辰居: 中國罷工潮與獨立工會發展的展望

 

長久以來,中國的勞工、農民,以及貧富差距等社會問題,總是在一片「大國崛起」的歌舞昇平中被刻意的被遺忘。從台灣媒體呈現出來的中國,看到的總是那些富可敵國的巨富,以及消費力驚人的陸客,各國紛紛搶進分食中國這塊消費大餅;在「另」一個中國,血汗工廠中的嚴重被剝削的勞工,以及三餐不繼的農民,卻始終只能躲在陰暗的角落,承受中國追求經濟發展所帶來的各項苦果。

  有學者用「兩個中國」來形容這樣的社會現象,前者則是「非典型」的中國社會,代表是在近十幾年來,中國追求經濟發展創造出來的新貴,他們多是享受特權的政經貴族階級,以及隨著經濟發展所產生的中產階級。後者是較為「典型」的中國,則代表著全大部份中國人的生活,包括農村,以及那些維繋世界工廠命脈的廣大勞工,都是活在這個低薪、低勞動條件,以及嚴重被剝削的非典型中國。這種過度集中於少數人利益的經濟發展模式,造就了百分之一的人握有百分之四十四財務的特殊「共產」現象,終將引發社會的不滿與反抗,而中國進幾年來的不斷湧現的各項「維權運動」,某種程度上就是回應這個嚴重失衡的社會結構。

  本文以最近中國的罷工潮為例,探討中國勞工維權運動對於未來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並以台灣工運發展的經驗作為對照,觀察分析中國勞工發展「獨立工會」的可能,以及其對目前中國特區式經濟發展模式的影響。

低工資中國已經結束?

  近十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中國在全球政治、經濟體系中的角色日趨重要。尤其,夾著遼闊的幅員、廉價的勞動力,以及政府幾近予取予求的配合,中國磁吸了來自全世界各國資本,也成就了中國成為名符其實的「世界工廠」。相對的,台灣勞工則是繼資本「南向」之後,再次殘酷的面對資本「西進」外移的苦果,關廠、歇業並整廠移至中國的情況頻傳,導致大量的製造業勞工失業(尤其是中高齡勞工)。

  然而,無論是從中國官方的宣傳,亦或者是從媒體的報導,「中國崛起」似乎已成為許多人對中國現況的印象。中國不再只是一個純粹等待資本移入的國家,其跨國企業也逐漸在全球市場中擴散,甚至於參與金額龐大的企業併購交易,都讓各國刮目相看;而全球名牌品牌奢華商品也競相搶進中國市場,中國經濟似乎已從低廉勞動力的「世界工廠」,一躍成為處處是富貴的「世界市場」,任誰也無法忽視中國驚人的消費力。

  果真是如此嗎?中國勞工真的有享受到經濟發展所帶來的利益嗎?從最近風起雲湧的罷工潮,或許我們可以得到否定的答案,即便是中國已顛覆了大家貧窮國家的刻板印象,甚至於有人大膽的宣稱,中國低工資的時代已經結束。但血汗工廠勞動剝削的事件猶在,以及日益嚴重的通貨膨漲和貧富差距問題,提供了大家不同的訊息,而這也將是中國政府未來必須嚴肅面對的重要課題。

  我們先從幾個數字來觀察中國勞工的處境,尤其是攸關勞工基本生存權的工資,大概就可以理解這次罷工潮的原因。

  首先是中國各省的工資概況。長期以來,低工資幾乎成為中國勞動市場的代名詞,最終引發了許多勞工的不滿,紛紛採取激烈的抗爭,要求雇主提高工資。因應這樣的需求,中國大陸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宣怖今年將調整包括廣東、江蘇、浙江、山東、福建、上海、河南、深圳、陜西、安徽、海南及北京等20個省市最低工資標準,調幅平均達17%,其中山東及廣東二省調幅則超過20%。目前,調整後的最低工資,北京為960元、深圳為1,100元、上海為1,120元,這樣的工資標準,實在無法符合一般人對於中國官方及媒體宣傳下對於這幾個城市的印象,更遑談那些最低工資標準更低的省份。

  根據中國獨立學者劉植榮《世界工資研究》的結論:「中國的最低年收入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5%,全球排名159位,最低工資甚至低於32個非洲國家」。根據近日華爾街日報的報導,中國的家戶可支配所得佔國家可支配所得的比例,從1995年的80%,下降至2007年的50%。中國的工資佔GDP的比例,從1983年的57%,下降至2005年的37%,這些數字代表什麼呢?這代表在過去20年勞工家庭分享中國經濟成長大餅的比重逐漸下降。那麼經濟成長的主要果實被誰拿走了呢?那當然就是公司企業老闆、有錢人、中央與地方政府。

  因此,無論中國政府如何的宣傳經濟實力,基層勞工的工資嚴重偏低、通貨膨漲,以及貧富差距急速擴大的問題,將成為中國政府不得不面對的問題。特別是工資的差距,何以總是少數人的工資不斷上揚,而一般百姓的卻始終原地踏步,累積的民怨,也將成為中國獨立勞工運動發展的助力。

風起雲湧的罷工潮與獨立工會運動

  回顧台灣的勞工運動,1984年勞動基準法的實施,提升了台灣勞工的權利意識,逐成為解嚴前後勞工「順法鬥爭」的重要基礎。政治的民主化,則開啟了一波又一波的工會自主化(即中國之獨立工會)運動,從1988年前後風起雲湧的罷工事件,到1990年代的國營事業工會自主化,奠定了台灣自主工會運動的重要基礎。

  然而,觀察這次中國的罷工潮,主要還是工資、環境差和管理幹部的不當管理有關。尤其是工資問題,從今年1月開始,從蘇洲聯建、大金,以及諾基亞開始,一直蔓延到5月的珠江三角洲,甚至於擴散到更內陸的地區,勞工的罷工行動都幾乎都和要求資方加薪有關,而這也將是觀察未來中國獨立工運發展,以及中國政府態度的重要基礎。

  從上述各罷工事件,我們可以觀察到中國這一波罷工潮,大多都與要求調漲薪水有關,再加上富士康於員工跳樓自殺事件後承諾加薪之後,是否會讓中國加薪的風潮擴散及罷工潮繼續延伸,或引發中國政府更強力的鎮壓,將影響未來中國獨立工會發展的空間。

中國勞工運動蓄勢待發?

  長期以來,勞工運動是否會衝擊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一直都是勞、資、政三方角力的議題。肯定者認為,勞工要求更高的工資、更好的勞動條和福利,將使得企業沒有競爭力,進而降低其投資意願,因此,政府不宜擴張勞動保護和社會福利,以避免國家將失去競爭力。反之,否定者則認為,一昧的打壓工運,將會使得勞工失業儲蓄及消費能力,進而造成經濟發展的停滯。筆者認為,這一波的勞工維權事件,對於中國政府、社會及工會組織發展的影響甚鉅,如下:

  首先,在政治方面,由於中國仍處是個獨裁、封閉的政治環境,再加上政府將以追求更進一步的經濟累積,倘若未來罷工潮進一步的擴大,中國政府勢必將對勞工維權事件採取更強硬的態度,以防止罷工潮進一步的擴散。而中國政府亦將法制化罷工程序,限縮勞工罷工權的行使。

  其次,為防止獨立工會聲浪的擴大,中國政府勢必將被迫調整過去為其所掌控的「中華全國總工會」的角色,以部份削弱中國勞工要求獨立工會的需求。

  第三,由於勞工已經強烈的感受到經濟發展利益分配的嚴重不均,不僅導致勞工的權益受損,更造成貧富差距的擴大,因此,反制「工資低、環境差」的維權風潮將繼續擴大,而這也將考驗中國政府的正當性。而中國政府也必須體認到,中國要成為真正的大國,勞工的所得也必須要增加。

彤辰居: 中國罷工潮與獨立工會發展的展望 - yam天空部落

2010年11月5日 星期五

勞陣 Taiwan labor Front 勞 動 者目 錄

勞 動 者》目 錄

勞動者162期:
「台灣哪裡還有貧窮問題?」「這些人應該都是好吃懶做吧!」這是台灣社會大多數的聲音,在過去「工作」一直是被視為擺脫貧窮的終極良方,諸不見「給他魚吃,不如給他一根釣竿!」,這種意指著:「懶惰的窮人要勤奮工作,未來才有希望」的論調,絕對是台灣社會的主流價值。
不過現在的台灣,「工作」已經無法擺脫貧窮,台灣的社會已經變成即使勤奮努力工作,依然沉陷在貧窮的邊緣的國度,「工作貧窮」成為最流行的社會議題,一夕之間所有的上班族似乎都成了「窮忙族」。
到底什麼是「工作貧窮」?是什麼因素所造成?「工作貧窮」到底嚴不嚴重?本期勞動者全文刊載「誰製造工作貧窮?」研討會紀實,分別由台大社工系教授林萬億從新修正的社會救助法開始講起台灣工作貧窮的發展趨勢,文化大學勞工系李建鴻副教授則從非典型工作暴增導致的窮忙族現象加以分析,最後台大經濟系教授林向愷則從批判台灣過去著重出口貿易經濟發展思維,過度迷信全球化下將帶動經濟成長的單一邏輯,導致台灣目前的經濟與就業困境。
當基層勞工面對司法與恐龍法官時,總是充滿無力感,本期的「勞工尬司法」專題,張清浩律師,以其實務經驗在加上用心的跨國比較探討,分析了勞工訴訟時面對高於日本德國十倍的裁判費,此一不合理現象,可見台灣司法體系的僵固性與保守性格。
「蟹工船」-----這本出版於近八十年前的左翼寓言,在日本2008年,突然銷售量暴增百倍,背後凸顯的是日本底層社會的民怨,這股怒氣也促成了日本戰後的首度政黨輪替,終結了自民黨六十年的執政,本期有該書詳細的內容介紹。
勞動者161期:
反貧困五一大遊行終於圓滿順利完成,參與人數超乎預期,除了各社​運團體與工會團體的組織內動員之外,更有許多自發性民眾的熱情參​與,使得遊行聲勢更形壯大,根據媒體預估當天達到六千人以上。
本次遊行,除了包括:全國產業總工會以及銀行員工會全國聯合會的​會員工會,積極動員參與之外,更有許多例如:住宅人權、環保、青​年、護理人員、社工員、外籍配偶、遊民、司法改革、青年、學生、​卡債受害人等過去鮮少參與五一遊行的團體,也都熱情動員投入。讓​本次遊行的訴求面更全面寬廣。
本期勞動者特別以特刊的方式,以「宣言與訴求」、「序曲」、「街​頭怒吼」、「肺腑之言」、「官方回應」等五大部份的編排順序。「​宣言與訴求」,記錄遊行當天的主張訴求。「序曲」,是五一之前,​各發起團體分別在帝寶、財政部、勞委會與行政院等地點的造勢活動。「街頭怒吼」,則是遊行當天各團體在集合地點松​山菸廠、豪宅帝寶前,最後來到終點總統府等地標的照片。「肺腑之​言」是遊行過後各團體對於參與本次遊行的感言。「官方回應」,是​行政院於遊行過後正式回函,對於本次遊行訴求的官方文字回應。
特別感謝提供照片的幾位參與遊行的攝影者,讓本期特刊有如此精彩​的影像紀錄,捕捉到參與遊行民眾的熱情,讓未能參與的人,也能感​受到那現場的大聲吶喊與活力熱情。
關於更多完整的文字、照片與影像紀錄,收錄在反貧困五一大遊行的​專屬網頁上( http://2011antipovertymarch.bl​ogspot.com/ ),歡迎各位讀者也可前往瀏覽。
勞動者160期:
在科技工程師、保全員等工作者,發生引起社會高度關注的「過勞死」之後,過勞死的議題逐漸浮上主流媒體的檯面,但我們不禁要問:難道過去沒有過勞的問題嗎?台灣人的工作時間是最近才變長的嗎?答案顯然顯然是否定的。
「工作」與「休息」之間的分野,日益模糊,絕對近年來造成過勞死的重要因素。在農業社會,「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工作時數絕對不比現在短,但工作節奏自己掌控,且休息時完全放鬆,還可泡茶輪嘴秋。進入工業社會,即使是如潮水般湧入加工出口區的工人,雖然要輪三班,但下班後的腦袋完全淨空,不會跟工作扯上關係。
但是隨著網路科技進步的進步,工作型態的改變,服務業工作時間長,下班後甚至休假中,由於網路與手機的便利,即使身在國外,企業也可遙控要求達成工作,「工作」與「休息」之間的界線被打破,工作中有休息(MSN、FB?)、休息中有工作,所有的上班族就陷入這種長期無止境的慢性疲勞轟炸當中,而不自知。
科技的進步,沒有帶來人類生活品質的提升,人反而陷入工作的苦牢籠中,科技始終來自人性嗎?科技會造福社會嗎?值得懷疑。
本期專題:「過勞‧死」問題與對策,探討了許多過勞死在職業安全衛生制度面上的問題,從預防、認定到補償每個環節,其實都出了很大的問題,台大鄭雅文教授的專文值得一讀。
年代新聞台在莫拉克風災時,因為兩位新聞部工作人員在個人BLOG上揭露該公司處裡災民callin的怠慢,但卻遭解雇,日前該訴訟已經在高院定讞,該兩名員工確定無法回復工作,熱心義務協助的蘇彥文律師,特別寫了專文,檢視法官的恐龍判決。
勞動者159期:
攸關全台灣每個人直接利害關係的政策,非全民健保莫屬,因為每個人都得被強制繳健保費,即使是一級貧戶也要繳,因此,健保的修正,總是引起全民的高度關注。
這次研擬醞釀十年的「二代健保」,就是國民黨執政下的行政院精心端出來的菜,但是卻被國民黨在立法院給活生生地糟蹋掉,真搞不懂,到底執政的是行政院的國民黨,還是立法院的國民黨,或甚至總統府的國民黨?
由於目前的健保是以薪資為收取保費基礎,而且分為六類十四目,因職業不一樣身份不同而繳費不同,勞工失業比在職要繳的多,相同家戶所得的家庭,保費也會不一樣,因此二代健保就是「家戶總所得」、「廢除六類十四目」,來達到社會公平。
這種進步的法案,卻被完全執政的馬政府給阻擋,並通過一個倒退的修法版本。因此本期專題「二代健保蒙難記」,將有第一手參與修法的立委黃淑英來細敘述這整個過程,以及多位曾深度參與二代健保規畫學者專家的精彩評論。
而對於中國經濟高度發展的背後,所隱藏的貧富差距擴大問題,中研院助理研究員林宗弘,則從台灣少見的分析角度,來直接探討中國戶籍、土地產權與稅收等制度性因素,如何擴大中國的內部貧富差距。而長期關心台灣勞工的劉進興教授,則以輕鬆的筆調,深
勞動者158期:
這次的五都市長選舉可說是最沒有政治對立的一次選舉,但最後選前一夜的「一顆子彈」又再度引發了政治上的爭議與政黨之間的不信任,更嚴重地,掩蓋了這次選舉中相關公共議題的討論,這次五都選舉當中最受矚目的首推「社會住宅」的討論,顯見炒作出來的離譜房價,所引發的「住不起」風潮,已經普遍引發社會不滿。台灣住宅已經被高度商品化,該是回歸居住市一基本人權的本質了。
但是選後台北市長郝龍斌馬上對選前承諾的社會住宅,開始動搖,宣稱:
「居民反對就不蓋」,而新北市長朱立倫,也於近期宣布採取三階段性的做法,先補助租金補貼。這些選前開支票,選後態度搖擺,已經是台灣政治人物的慣用手法,民間社會實在必須嚴格加以監督。因此本期專題「檢視五都市長勞工政見」,就收集了五都當選市長有關的勞工政見,這些對勞工的承諾,將成為民間團體檢驗的依據。
檢視五都勞工政策 (2011.02.12)
近日主計處公布統計,有一三八.二萬人月收入不到二萬元,更有四三○.三萬人月收入不到三萬元,可見台灣低薪化的嚴重,而聘用部分工時、臨時工或人力派遣的「非典型就業者」更是以七十二.三萬人續創新高。而政府就是使用派遣的最大始作俑者,「公部門的勞動派遣亂象」一文中,有精采分析。
非典就業所引發的工作貧窮現象,在日本早已經蔓延,因此本期特別介紹,由日本社運工作者湯淺誠所寫的「反貧困」一書,書中所描寫的工作貧窮的惡化,可能是台灣未來可能即將到來的社會問題,非常值得一讀。

勞動者157期: 「基本工資的鬥爭」
一個29歲的電子業工程師,長期每天早上六點半出門,晚上十二點後才回到家,在某一天趕報告的深夜猝死在家中堆滿公文的書桌上,父母在記者會的控訴,令人鼻酸動容,他們控訴的其實是,所謂的台灣經濟奇蹟,一個犧牲家庭生活與個人生活的龐大壓榨機制,那是台灣長期以加工出口賺取微薄代工利潤的社會共業。
科技業以”責任制”逃避加班費,科技大老以極小化成本換取極大化利潤,一代代台灣最優秀的年輕頭腦,就被塞進這個”高科技”死胡同,每天過著近乎宗教性獻身的集體工作狂熱中,但是心中祈求得到的救贖,卻是四十歲前賺千萬退休的夢想,但是這個夢想有多少人得到?
誰能告訴我們,每月出刊的財經雜誌,不斷強調”樂在工作”,但卻又告訴我們如何及早賺飽口袋退休享樂,既然工作如此快樂,那就應該做到斷氣前一刻啊!如果退休是如此美好,那當下的工作請豈不是猶如煉獄般痛苦?
一個工程師之死,道盡台灣勞工的苦悶,也揭露勞動法制的虛無。
本來台灣的經濟就是長工時、低工資所堆積出來的。而攸關一百多萬名領取基本工資勞工權益的基本工資的調整案,在政府獨斷的手法中,調高六百元成為17880元,很難想像領取如此月薪的勞工,如何在物價、房價、子女學費日益高漲的當下,安穩的生活下去。
本期專題報導「基本工資的鬥爭」,將對2010基本工資調整的始末與提高基本工資的意義有深入的探討。台灣目前有3.5萬名建教生,但已經淪為繼外勞之後的廉價勞工,建教生權益促進聯盟對這個邊緣議題的投入,陸續挖掘出許多不為人知的黑暗。近來的房價被炒作到令人瞠目結舌,「住宅非商品,居住是人權」一文有深入的反省,台灣是該把住宅從商品,回歸居住的本質了。

勞動者156期:
台灣工會的低度發展現況與可能解決之道,早已經是老生常談的話題,而許多勞工問題的解決,在許多的研討座談會上,研討到最後不管是官方還是學者常常都認為,許多個別勞工的問題,根本解決之道都是勞工要團結起來,才能與僱主談判,否則國家法令的介入,也是力有未逮。老實說,這是有點像是說風涼話,不過卻是根本而真實的命題。但問題是,該進入更實質的,台灣工會該如何發展的實戰層次?
攸關台灣工會發展的勞動三法已經全部通過,預定將在2011年5月開始實施,新勞動三法得通過,對台灣工會發展或許是轉機或許是危機,本期特別完整刊載台灣勞工陣線舉行的「新勞動三法時代下的工會發展」座談會之全文紀錄,透過各界的交叉火網,希望能為台灣工會的未來擦出智慧的火花。
鴻海富士康在中國的員工接連跳樓自殺,所引發輿論對勞動人權高度關注,是近年來少見的。本期將有台灣學者林宗弘等人發起的聯署聲明、台大葉婉榆、詹長權教授的專文,還有人在美國,長期關注中國勞工權益的「中國勞工觀察」負責人李強的文章,希望能有比一般新聞媒體更深入的探討。
西北航空工會(因西北被達美合併所以現在改為達美航空工會)是個小工會,會員不到一百人,但會員卻很團結,會費之高令人驚訝,2006年公司將機場劃位等業務外保,二十個員工透過工會進入司法程序來確認僱傭關係之訴,但是最後竟然在二審高等法院遇到了「驚奇之旅」敗訴,本期當「西北航空工會撞上台灣司法」一文,描述了勞工面對司法的無奈。
本期「勞工必看」單元,強力推薦日本名作家山崎豐子的「不沉的太陽」,揭露日本航空的只為賺錢犧牲飛行安全內幕,而打壓工會更是首要任務,自主工會幹部不可不看。

勞動者155期
健保費的調漲是一個理性的保險調整問題,但是遇到經濟景氣的低落,卻衍生成為政治議題,差點讓一個署長下台。費率調漲之後,二代健保的推動,成了下一波要探討的焦點。本期專題報導以「誰怕二代健保?」為主題,邀請楊志良署長、督保盟等撰寫專文,探討二代健保的規畫內容與爭議點。
另外介紹兩本新書,推薦給大家。分別是吳偉立的「血汗超商」,揭露連鎖加盟制度的黑暗內幕,以及「張金鶚的房地產七門課」,導正不正確的購買房地產的觀念。

勞動者142期目錄 - 台灣經濟永續發展會議相關報導

勞動者141期目錄 - 台灣勞動學院系列論壇

勞動者139期; 社論:實施國民年金有助於促進國民社會團結

勞動者138期目錄; 社論:社會公平性原則應為改革的無線上綱

勞動者137期目錄

勞動者136期目錄; 彈性化效應

勞動者135期目錄 - 退休金手冊

勞動者134期目錄; 你的稅公平嗎

勞動者13

勞陣 Taiwan labor Front 台灣勞工陣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