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30日 星期五

民主智利動亂背後的「貧富戰爭」危機

 當全世界的經濟與貿易陷入增長停滯的困境,長期處於經濟衰退邊緣的第三世界國家,集體引爆社會動亂的趨勢令人憂心,而「左傾」的政策,似乎成為主流的解方。

智利總統皮涅拉採取劇烈向左轉的政策, 快速接納示威民眾的訴求,提出具有誠意的改革。

社會動盪不安的野火,正在全球各地燎原。預定要在十一月舉行亞太經合峰會(APEC)的智利,因為政府宣布調漲地鐵票價○.○四美元,相當於新台幣一塊二毛錢,竟然引爆百萬人上街遊行,並且迅速蔓延到全國各城市的流血暴力衝突,迫使智利總統皮涅拉(Sebastian Pinera)宣布取消APEC峰會。

 

皮涅拉做出這個顏面盡失的決策,絕非意氣用事,因為他的政權已經搖搖欲墜。

 

智利的暴亂從十月十八日起算,至今才進入第三周,但是暴烈的程度超乎想像,已經有二十餘人喪命、一千多人受傷,超過七千人遭到逮捕。抗議者燃燒公車、摧毀捷運站、搶劫商家、沿路放火,警察則毫無保留地用水柱、染色水炮、催淚彈、橡膠子彈與抗議者對決。十月二十六日,在首都聖地牙哥的示威人數超過百萬人,之後暴力抗爭蔓延全國各大城市,迫使政府維持對部分地區的宵禁措施。

 

中南美爆示威潮

凸顯政府失能、世代不公問題

 

令人憂慮的是,智利的血腥暴動不是單一事件,街頭群眾的抗議、警察與軍人的鎮壓,都與香港有太多相近的聯想。更糟的是,中南美國家還有玻利維亞、厄瓜多、海地都在最近爆發群眾示威抗議浪潮,至今都尚未平息。

 

二○一九年南美洲動盪,更有野火全面蔓延的趨勢。

 

與智利同一天,中東的黎巴嫩也爆發全國性的示威抗議,並且在十月底迫使現任總理哈里里辭職下台;在九月二十日的深夜,埃及示威群眾夜晚聚集開羅的解放廣場(Tahrir Square),高呼「人民要求政權垮台」;每年都有示威抗議的伊拉克,今年規模與暴力同步升級,十月初的示威導致超過一百人喪命。

這還必須加上進入第六個月的香港「反送中」抗爭,以及在西班牙巴塞隆納上演的支持加泰隆尼亞獨立運動。十月十五日,十五萬名巴塞隆納群眾包圍埃爾普拉特機場,與警方發生劇烈衝突;接著在二十六日,三十五萬人走上巴塞隆納街頭,癱瘓城市。

 

這麼多國家同時引爆劇烈的反政府示威,各國的引爆點固然不同,卻都有政府失能、貧富不均、世代不公、官商貪腐勾結、人民生活陷入困境的通病。智利只因為政府宣布調漲地鐵票價一.二元新台幣,隨即引爆群眾抗議;十月十七日,智利群眾開始跳過地鐵收費閘門不付錢,當晚政府派出一萬名軍人進駐聖地牙哥街頭,隔天就爆發軍警與民眾對決的流血衝突。

 

地鐵漲價新台幣一塊二的引爆點看似無厘頭,其實是智利民怨的火藥庫早已蓄積到爆炸的臨界點,一點火星,立刻引發燎原大火。

 

智利在一九九○年將獨裁軍人總統皮諾契特(Augusto Pinochet)趕下台後,擁有全球銅礦生產第一名的智利,在二○○○年到一四年的銅價高峰期,繳出經濟穩定增長、貧窮人口下降、相對穩定的民主政權交替等成績單,被視為是轉型民主政體的模範。

 

智利教育高度發達,文憑在已開發國家普遍受到承認,在新聞自由、人類發展指數、民主發展等方面也獲得很高的排名,皮涅拉長期反對委內瑞拉的獨裁者查維茲及他的繼任者馬杜洛,也是美國長期支持的友邦。

 

皮涅拉是親美的商人總統,擁有哈佛大學經濟博士學位,回國後創業致富,是萬事達卡、蘋果公司的智利總代理,一○年勝選擔任四年總統,間隔一屆後,一八年再度打敗前任女總統巴舍萊(Michelle Bachelet)。巴舍萊是醫師出身的專業人士,卸任總統後,出任聯合國人權委員會的負責人(職銜是高級專員)。

 

但是,穩定的民主制度、擁有國際視野的總統、OECD(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成員國的身分,並沒有給智利人民帶來均富的生活,反而因為智利高度仰賴銅礦的收入,產業結構單一化,財富日益向富人集中。根據聯合國的估算,智利頂尖的一%富豪,每年的所得占全國一八○○萬人口全部所得的三分之一,應該是中產階級的勞工與農夫,每個月所得只有一萬七千元至兩萬一千元新台幣(約五六○至七○○美元),只能勉強應付基本生活所需。

 

經過三十年民主政權輪替,智利卻沒有建立基本的社會安全體系,徹底民營化的健保醫療與退休金經營績效不彰,使得民眾無法負擔相對昂貴的醫療費用,退休族的年金收入也難以維持生活,加上教育費用昂貴,龐大的中下階層群眾陷入「舉債度日」的惡性循環。特別是在這幾年中國經濟動能減緩,對智利銅礦的採購日益萎縮,國家經濟與政府財政緊縮之後,中下階層群眾的生活陷入危機,民怨累積成隨時引爆的火藥庫。

 

智利暴動

 

總統皮涅拉正能量  抗爭「帶給智利改革契機」

 

與香港特首林鄭月娥的強硬態度完全不同,皮涅拉快速接納示威抗議者的訴求,提出具有誠意的改革。皮涅拉在對全國人民的演說中,充滿了道歉與感情,他希望這次的流血抗爭「帶給智利改革的契機」,讓政府與人民攜手來改變貧富不均的結構性問題。

 

皮涅拉針對貧富不均的根本問題強力改革,他與三百個民間社團組成的公民議會對話,立即取消地鐵費用漲價、宣布將最低基本工資調漲到每月七百美元、提高富人稅。他在總統府對全民的演說中,宣布將年金給付提高二○%,採取彈性的行政手段,將重症病人的醫療給付由政府支應,另外給低收入的病人折扣藥價。

 

十一月一日,政府再度加碼宣布撤回企業的營業稅減免,回應示威者批評財富分配不均的問題。

 

皮涅拉甚至表達歡迎聯合國人權委員會派員到智利,調查群眾抗爭行動中,政府是否有違反人權的問題。主導聯合國人權委員會的巴舍萊,正是兩度與皮涅拉競選總統的政敵,皮涅拉卻毫不猶豫敞開大門,說政府絕無侵犯人權的意圖與行為,歡迎聯合國調查。

 

爆發抗議後的第十一天,皮涅拉宣布內閣改組,撤換五個平均年齡五十八歲的部長,接任的部長平均年齡四十五歲,展現世代交替的高度誠意,例如逼迫強硬派的內政部長下台,換上年輕的公共工程師出任內政部長,也找來四十六歲的大學教授出任財政部長。

 

智利的群眾抗爭與厄瓜多、玻利維亞、海地的群眾運動,存在相近的病灶。油藏豐富的厄瓜多,在原油價格升抵每桶一百美元的那段期間,政府與民眾都過上好日子,厄瓜多總統柯利亞(Rafael Correa)大興土木,建造高速公路、新機場、重金投入大學擴張,期待經濟轉型。然而,在油價一度跌破三十美元之後,厄瓜多出現一大堆後續財務無法支應的爛尾公共建設,債台高築的政府財政天天跑三點半。

 

智利鄰國玻利維亞也是礦藏豐富,國家經濟高度仰賴礦業出口,在中國大量採購的那段好時光,玻利維亞維持十四年的低通膨、四%以上的經濟增長;但因為天然氣價格大跌,來自中國、巴西、阿根廷的買盤縮手,玻利維亞政府財政陷入困境,原本隱藏的社會問題因潮水退去而裸露,也同樣引爆劇烈的示威抗爭。

 

至於海地,過去高度仰賴委內瑞拉的財務援助,如今委內瑞拉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失去重要財源的海地政府捉襟見肘,原本仰賴政府補助度日的民眾上街抗議,演變成數十年來最嚴重的群眾運動。

 

一九年遍地開花的群眾動亂,讓人想起九年前從突尼西亞引爆、推翻六個阿拉伯舊政權的阿拉伯之春。但九年後,阿拉伯之春的主角國家埃及,貧窮、貪腐、獨裁的問題並未解決,黎巴嫩、伊拉克更因為戰亂陷入民不聊生的泥淖。

 

智利暴動

 

智利暴動

 

左傾政策  是緩解民怨的主流解方

 

貧富不均是一九年群眾抗爭的主軸,除了巴塞隆納是為了爭取獨立,其他都與貧富不均有關。林鄭月娥祭出逼迫財團捐地、提高市民補助的政策,卻無法熄滅街頭的火焰;皮涅拉快速祭出改革、接受抗議者的訴求,但民調支持度跌得剩下一○%左右,街頭照樣充滿一觸即發的警民衝突。

 

在義大利米蘭大學任教、長期關注智利政治情勢的教授邦克(Kenneth Bunker)的觀點,或許是今年全球暴力抗爭蔓延的絕佳注解。他說,現在各國都面臨極端意見的衝擊,傳統的「中道」、「技術官僚」失去人民的信任,政府被迫採取更為極端的路線,來迎合人民高漲的民粹需求。

 

在智利,原本中間偏右的皮涅拉政權,採取了劇烈向左轉的政策;在阿根廷,左派的費南德茲趕走IMF(國際貨幣基金)支持的右派總統馬克里。甚至在美國,高舉左派旗幟的民主黨籍、前哈佛教授華倫聲勢如日中天,競選總統的民調步步高升。面對貧富不均、世代衝突的嚴苛挑戰,「左傾」將成為各國政府施政的主流,包括美國在內。

 (本文作者為紐約大學金融碩士, 曾任金控公司副總經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