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6日 星期六

群众运动的隐私——评《狂热分子——码头工人哲学家的沉思录》


群众运动的隐私——评《狂热分子——码头工人哲学家的沉思录》

胡唐
更多内容 < BACK
本谈理论的书居然可以让人在阅读的时候浮想联翩,是不是有点不可思议?《狂热分子——码头工人哲学家的深思录》就是这样一本书。作者埃里克·霍弗(1902—1983)终生从事码头搬运工作,即便成为加州伯克利大学政治科学高级研究员后也没有“脱离群众”,因为那种环境为他带来了灵感——并非通常的实证研究可比,而他也因此被称为“码头工人哲学家”。
霍弗对群众运动产生兴趣并不奇怪。此书出版于1951年,而20世纪上半叶正是群众运动风起云涌的年代,其茕茕大者就有俄国的共产革命、德国的纳粹运动以及亚非各国的民族独立运动。不过,让霍弗终生对群众运动保有兴趣的,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即他大半辈子都与码头工人在一起,而后者被他认为是最适合当狂热分子的畸零人。
《狂热分子》一书在初版的短期内即销售50万册以上,并被译成10多种语言,是当时许多大学政治系的必读书,这种现象本身亦可以说是狂热了。当然,作为社会科学的经典,本书当有恒久的生命力才是。在我看来,这种生命力源于霍弗对群众运动心理特质的精深洞察,而其判断直到今天仍然有效。之所以说阅读此书让人浮想联翩,就是因为读者可以用自己的经验来印证书中的论断,从而带来互动的快感,读书之乐怕莫过于此了。
据说本书的名言佳句至今仍不断被引用,要依我看,说书中“句句是真理”自不免夸张,但若只是引用所谓名言佳句多半引不胜引。诚然,阅读的过程乃是一个遮蔽和发现的过程,不同的读者因为不同的潜理解而形成不同的兴奋点,而这恰恰是经典之为经典的所在。尽管如此,我仍旧觉得这不是一本仅供寻章摘句的书,而毋宁是一座丰富的矿藏,其对群众运动心理的阐释具有系统性。
霍弗写作此书时,显然不可能听说过中国的红卫兵运动,但其书中的一些论断却让人感觉是针对红卫兵而言的,至少我们可以据此来认识红卫兵的行为。比如,“怀有大希望者的力量可以有最荒谬的来源:一个口号、一句话或一枚徽章”(23页),“毫无疑问,通过举办游行、检阅、仪式和典礼之类的活动,一个群众运动可以引起每一个心灵的共鸣”(97页),“教义不是让人去理解的,而是让人去信仰的。‘只有对我们不理解的东西,我们才会有百分百的信仰’”(109页),“个人舍弃自我乃是他产生无私心理和完全融入一个集体的先决条件,但舍弃自我的人极容易产生各种激情,其中包括仇恨的激情”(128页)??这些话之所以有魅力,恰恰是因为它不只是解读红卫兵的密码。一种有生命力的理论,必然有超时空的解释力。至于作者念兹在兹的畸零人亦即群众运动中的狂热分子,则让人联想到中国的游民形象,特别是那些最终变泰发迹的高级游民,因此本书亦可与王学泰的《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一书对照阅读。
红卫兵与游民只是我在阅读此书时脑海中闪现的两个形象,显然不足以穷尽本书带给读者的丰富联想。如果想对《狂热分子》一书作出某种概括,我想说的是:群众运动本身是中性的,但本书对群众运动隐秘逻辑的揭示无疑带有祛魅色彩,或者说作者昭示于人的乃是群众运动的隐私。这也许可以让我们对群众运动不致过于狂热。
转自 南都周刊
 < BACK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